12月25日,济南市“AI泉城”赋能行动精准对接会暨山东(济南)人工智能岛开园仪式在齐鲁软件园举办。现场,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魏斌发布《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地图3.0》。
魏斌介绍,产业地图分别从基础层、技术层、应用层三个层次,集中展现了当前济南市人工智能的产业结构、重点企业以及对标招引企业,同时还对济南市人工智能重点企业、园区分布、产业数据以及政策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展示。
从《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地图3.0》可以看出,济南市算力基础底座优势愈发凸显。当前济南正全速构建“高算力、大模型、强应用”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,这与算力基础优势突出密不可分。济南的算力规模位居全省首位,全市在用数据中心达33家,在用标准机架总规模近11万个,已投运算力2940P,其中智能算力2607P,在全国排名第7位。
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抢滩垂直大模型。经过多年发展,济南市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和软件基础逐渐扎实。伴随着大模型加速迭代,越来越多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投入算法、平台等技术开发,从而支撑企业进行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。当前济南市重点监测范围内大模型企业共有52家,在研和已投入使用的大模型产品共66个,大模型企业和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一。济南市人工智能重点企业全力推动大模型备案,浪潮海若大模型、浪潮知业大模型、元法大模型、壹点天玑大模型等4个大模型已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(全省仅此4个),浪潮通用软件研发的浪潮海岳大模型、政和科技研发的策问大模型等11个大模型通过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此外,还有多个大模型产品处于在研阶段。

同时,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各行各业。济南市拥有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,应用场景需求主要集中在智能巡检、辅助诊疗、智慧安防等方向。技术供给方面,应用解决方案技术提供企业占全市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的近70%。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于制造、医疗、能源、教育、交通、物流、文旅、安防等17个重点行业领域。在制造业领域,大模型的落地加速推动制造业研发生产提质增效。在交通、医疗、文旅等社会民生关键领域,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渗透,大模型信控方案、无人驾驶、智慧诊疗等,都不同程度实现点状场景的示范应用,给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。
魏斌表示,下一步,济南市将以人工智能与重点产业融合为主线,以“AI泉城”赋能行动为抓手,构建“高算力、大模型、强应用”的人工智能创新体系,加快发展智能产品,创新发展“人工智能+”新业态、新模式,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,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,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良好生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