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采用GraphRAG知识图谱技术之后,基本消除幻觉问题,准确率至少达到99.9%。”近日,豆神教育董事长窦昕表示,“AI+教育”有可能极大地推动教育市场规模,使教培市场更下沉、更普及,扩大到原来三倍。
站在微软AI、智谱AI等巨人的肩头上,在率先推出教育领域爆款级ai agent应用后,豆神教育又在AI“软硬”件领域密集落子,手法“快准狠”,商业版图扩展势头也越来越猛。“按照我们目前的策略,AI软硬件将全面渗透到我们的服务和场景中,AI渗透率将持续提升。预计2025年AI业务收入占比会实现显著增加。”窦昕指出。
2B、2C业务快速落地 横向拓科其他品类
AI的迅猛发展势头,在“ai教育第一股”豆神身上体现得尤为显著。
在完成AI底座技术架构后,自10月以来,豆神教育犹如踩上“风火轮”,先后与智谱华章等合作,成立合资公司。借助国内两大软硬件巨头的技术加持,加速软件领域的纵深拓展以及硬件领域的布局。同月还宣布与向量数据库全球领导者Zilliz合作。
据公开信息显示,近期豆神教育的子公司还中标了北京一些高校的人工智能教育项目,规模约3000万。显然,与智谱华章等巨头的深度合作,带来的不只是前沿技术加持,还有更多资源的涌入。
对于2B业务,窦昕表示,除了提供模型技术、算力集成和整合服务,以及基于九霄平台提供优质内容生产的服务之外,豆神教育还可以给高校提供从AI Class到AI School的服务,而这些恰恰是目前很多高校正在大力发展的领域。“在这个领域我们有很大优势,成本低、效果质量又好。AI Class项目,我们有先发优势,还会有很多的客户和机会。”

高效、低成本之外,AI授课能力的全面性也是人类无法比拟的。窦昕指出,“我没见过几个老师能把所有知识点、技术点都讲透彻,而现在借助AI就能低成本实现这种效果,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,这种进步摆在眼前,它的兴奋程度超过了商业竞争。”
不过,对于商业化竞争,窦昕强调,关键性的胜负手不在于价格,而在于AI能力的显性化,“就是让人一瞬间感知到AI的好处,觉得太牛了,远比找真人教练强。谁能做到这一点,谁就能率先占领这个市场。这也是AI替代、升级原来教育产业的一个要点和难点,也是最关键点。”
“我们对这个方向非常坚定,没有任何动摇,要专心、沉下心去做。”踩在AI技术兴奋点上,目前九霄平台已是业内稀缺的存在,能够以极低的成本高效生成优质内容,但窦昕对AI技术依然抱有敬畏感,“不用谁战胜谁,可能一个40人的技术创业团队,就能颠覆教育培训行业”。这也是豆神教育在之前最艰难时期把仅有资金、资源全力投入做AI转型并实现“困境反转”的重要原因。
大力布局软硬件 以AI剑指三万亿级市场
对于技术路线、战略布局,窦昕也有着清晰的思考和规划。他表示,豆神教育不做应试教育,而是做素质教育的在线教育方向,不花大钱自建基座大模型,而是和微软AI、智谱AI这样最顶尖的头部大模型合作,在细分领域中将“AI+教育”的能力做到极致。
从近期公司动态可见,以微软、智谱为技术底座,在加码升级软件能力的同时,豆神教育也在大力布局硬件,虚实交融加速AI教育软硬一体化。据窦昕透露,公司计划推出三款硬件,随身智能体、家用学习硬件解决方案和面向B端市场的人形机器人。
从AI软件到AI硬件的转变,对于为何选择这个节点布局硬件,“硬件产品有AI服务,有黏性、持续性、便利性,相比以前只装录制内容的学习机,体验感会大幅提升,”窦昕表示,豆神教育不生产硬件,会与其他优质品牌合作开发,自己只专注内容和服务。
有业内人士认为,虽然当下AI技术的热潮主要集中在软件领域,但真正的突破可能会发生在硬件领域。目前,AI硬件的潜力正在逐渐显现,尤其是在消费级市场。显然,窦昕早已敏锐洞察到这一前景,其大力布局软硬件,加速AI教育软硬一体化,无疑是希望将“AI教育”服务融入更多新硬件载体、新场景,不只在AI自习室等生态场景落地,更能下沉走进千家万户。
对于这一市场的前景,窦昕表示,“教培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万亿级市场,特别是在K12领域,AI+教育可能将市场规模扩大到原来的三倍。通过AI技术的低成本优势和服务化产品的普及,能够触及更多此前教育资源覆盖不到的下沉市场。”